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基樁嚴(yan) 重淺部缺陷檢測的理論與(yu) 工程實踐
楊建強
(鄭州市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 河南鄭州 450007)
摘 要 在瞬態激勵作用下,一維杆彈性波動理論不再滿足,缺陷以上樁體(ti) 表現為(wei) 剛體(ti) 阻尼振動,基於(yu) 牛頓第二定律,建立了其在瞬態激勵作用下,缺陷以上樁體(ti) 的振動模型,並結合工程實踐,分析了當基樁存在淺部嚴(yan) 重缺陷時其低應變實測曲線的特征。
關(guan) 鍵詞 基樁,淺部缺陷, 振動模型, 曲線特征
THE TEST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SEVERE FAULTS
IN THE UPPER PARTS OF THE PILE
YANG Jian-qiang
(Zhenzhou road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e department, Henan, Zhenzhou 450007)
Abstrac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vibration about the upper severe faults in a pile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 and the curve characters of low strain test is described according to its engineering practice .
Keywords pile, upper faults, vibrating-model ,curve characters .
1 引言
隨著我國建築事業(ye) 的發展,樁基已成為(wei) 一種重要的基礎形式,在高層建築、重型廠房、橋梁、港口、碼頭、海上采油平台、核電站工程以及地震區、軟土地區、濕陷性黃土地區、膨脹土地區和凍土地區的地基處理中得到廣泛地應用。樁基工程除因受岩土工程條件、基礎與(yu) 結構設計、樁土體(ti) 係相互作用、施工以及專(zhuan) 業(ye) 技術水平和經驗等關(guan) 聯因素的影響而具有複雜性外,樁的施工還具有高度的隱蔽性,發現質量問題難,事故處理更難。因此,樁基檢測工作是整個(ge) 樁基工程中*的環節,隻有提高樁基檢測工作的質量和檢測評定結果的可靠性,才能真正地確保樁基工程的質量與(yu) 安全[1~5]。
基樁的樁身如果存在嚴(yan) 重缺陷,會(hui) 造成建築物基礎隱患,當缺陷位於(yu) 樁的淺部時,將影響上部荷載的向下傳(chuan) 遞,同時會(hui) 在缺陷部位產(chan) 生應力集中現象,其破壞後果將更為(wei) 嚴(yan) 重。然而,在基樁低應變動力檢測實踐中,利用現有一維杆彈性波反射理論很難對樁身淺部存在嚴(yan) 重缺陷的實測曲線進行準確的分析。本文建立了當基樁存在淺部嚴(yan) 重缺陷時,樁體(ti) 上段所滿足的剛體(ti) 阻尼振動模型,並結合實際工程經驗,對其低應變實測曲線特征進行了總結。
2 樁體(ti) 振動模型
低應變動力檢測是以應力波在樁身中的傳(chuan) 播反射特征為(wei) 理論基礎的一種方法。該方法將樁假定為(wei) 連續彈性的一維截麵均質杆件,並且不考慮樁周土體(ti) 對沿樁身傳(chuan) 播應力波的影響。當在樁頂施加一瞬態錘擊振力,將在樁內(nei) 激發應力波,由於(yu) 樁與(yu) 周土之間的波阻抗差異懸殊,應力波的大部分能量將在樁內(nei) 傳(chuan) 播,當波長L>>樁徑D,應力波波長λ>>D時,樁可以看作一維杆件,應力波在樁內(nei) 傳(chuan) 播可以采用一維杆波動方程計算[6]。
(1)
垂直入射的應力波在樁內(nei) 傳(chuan) 播過程中,當樁內(nei) 存在有波阻抗差異界麵時,波將產(chan) 生反射波和透射波,反射波將沿樁身反向傳(chuan) 播到樁頂,而透射波繼續向下傳(chuan) 播。樁身的缺陷、樁底均可以根據反射波的相位、振幅、頻率特性,輔以地層資料、施工記錄以及實踐分析經驗,對其性質作出確切的判斷[7,8]。
M |
Fk |
Fη |
F(t) |
圖 1 |
然而,當基樁存在淺部嚴(yan) 重缺陷(例如斷裂、嚴(yan) 重縮徑、嚴(yan) 重離析等)時,激振引發的振動集中在缺陷以上樁體(ti) 段,缺陷以上樁體(ti) 的主要運動形式應表現為(wei) 剛體(ti) 阻尼振動,而不再滿足一維杆彈性波動理論。這是因為(wei) ,在實際工程中,樁身上段通常配有鋼筋籠,而鋼筋的彈性較之混凝土的彈性大得多,而且,淺部樁周土層的摩阻力通常很小。因此,在基樁存在淺部嚴(yan) 重缺陷情形下,當外力突然施加於(yu) 樁頂時,缺陷以上樁體(ti) 可視為(wei) 剛體(ti) ,缺陷部位處出露的鋼筋籠等價(jia) 於(yu) 彈簧支撐,淺部樁周土的阻力可視為(wei) 附加一個(ge) 阻尼器,這樣便構成一個(ge) 簡化的振動係統。其物理模型如圖 設坐標軸x與(yu) 樁軸線方向一致,並取向下為(wei) 正,坐標原點與(yu) 剛體(ti) 段(以M表示,其質量亦設為(wei) M)的中心重合。
當突然施加外力 於(yu) M時,M受到的力有:外部的激振力 、彈簧的彈性支撐力 和阻尼器的粘滯阻力 ,其中,彈性力
(2)
負號代表彈性力的方向與(yu) 位移方向相反;
(3)
負號表示粘滯阻力的方向和剛體(ti) 段運動速度方向相反。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4)
即
(5)
令
(5)式變為(wei) :
(6)
式中,β稱為(wei) 樁側(ce) 土的粘滯阻尼係數,其單位為(wei) s-1,ω稱為(wei) 剛體(ti) 段的自振園頻率。
當基樁淺部存在嚴(yan) 重缺陷時,淺層樁側(ce) 土的阻力較小,僅(jin) 考慮小阻尼(即β<ω)情況。
(6)式的通解為(wei) :
(7)
稱為(wei) 阻尼自振園頻率。其中A1和A2為(wei) 待定係數。
假定初始時刻 ,滿足以下條件:
(8)
可以解得:
(9)
則
(10)
由於(yu) 實際工程檢測中常采用速度或加速度傳(chuan) 感器,故需求出振動的速度函數 和加速度函數 。
(11)
(12)
其中, ,
根據(10)、(11)、(12)三式,可以得出其振動特性:振幅隨時間t的變化呈指數規律衰減,衰減的快慢取決(jue) 於(yu) 阻尼係數β,即與(yu) 樁側(ce) 土的粘滯阻尼係數η和剛體(ti) 的質量M的大小有關(guan) ,η愈大,M愈小,振動響應的振幅衰減就愈快,反之亦然。
3 工程實踐
為(wei) 了更好地說明基樁存在淺部嚴(yan) 重缺陷時實測曲線特征,本文首先給出一條典型的完整樁的實測曲線,如圖2所示,基本特征滿足(1)式。
圖2.完整樁的實測曲線
圖(2)為(wei) 一預製方樁的實測曲線,400×400mm2,樁長9.0m,樁身砼強度等級C30。測試時小錘激發。實測曲線規則,除初動波外,僅(jin) 有樁底產(chan) 生的反射波(9.0m)存在。
圖(3)~圖(6)為(wei) 淺部存在嚴(yan) 重缺陷的工程樁和模型樁的實測曲線。
圖3. 854#樁低應變實測曲線
圖4. 74#樁低應變實測曲線斜斷裂麵
圖5.HW6#樁低應變實測曲線(小錘激發)
圖6. HW6#樁低應變實測曲線(大錘激發)
圖3為(wei) 鑽孔灌注樁(樁底後注漿),樁徑600mm,樁長21.7m,樁身砼強度等級C25,小錘激振。該曲線基本形態為(wei) 長周期的正弦振蕩曲線,初動波上疊加有1.2m斷裂缺陷的多次反射波,無樁底反射信息。開挖結果表明,該樁1.2m處嚴(yan) 重夾泥,形成斷樁。
圖4為(wei) 鑽孔灌注樁,樁徑600mm,樁長16.0m,樁身砼強度等級C20。小錘激發。該曲線基本形態為(wei) 正弦振蕩曲線,無樁底反射信息。開挖結果表明,該樁0.5m~0.8m存在一個(ge) 斜斷裂麵。
圖5和圖6為(wei) 預製模型方樁,450×450mm2,樁長6.0m,樁身砼強度等級C20,1.0m設置一斷裂麵 。圖5為(wei) 1kg鐵錘激發,圖6為(wei) 8磅鐵錘激發,該曲線基本形態為(wei) 長周期的正弦振蕩曲線,因小錘激勵的為(wei) 斷麵反射波與(yu) 質—彈係統強迫振動的疊加,而大錘所激勵的為(wei) (6)式的質—彈係統共振,這表明小錘激發測淺部缺陷效果要比大錘好得多。
4 結論
根據大量工程樁的實測以及開挖驗證的結果,基樁存在淺部嚴(yan) 重缺陷時的實測曲線除滿足(7)式的基本特征外,還與(yu) 錘的重量、錘頭的材料、碰擊時間、基樁的齡期、傳(chuan) 感器的安裝等有關(guan) ,綜合其特征如下:
1.曲線基本形態為(wei) 長周期的正弦振蕩曲線,總體(ti) 呈指數規律衰減。
2.敲擊之後,首先記錄到的首波的波幅較正常樁明顯大,甚至出現“陷幅”現象。
3.首波後往往疊加有淺部缺陷的多次反射波,小錘敲擊時更加明顯,而大錘敲擊時產(chan) 生的缺陷反射波則不明顯。
4.當缺陷為(wei) 全部斷裂時,實測曲線往往表現為(wei) 正弦振蕩信號;當缺陷為(wei) 局部斷裂或嚴(yan) 重縮徑時,振蕩曲線上疊加有缺陷斷麵的反射波。
當基樁淺部存在嚴(yan) 重缺陷,基樁樁頂受到瞬時激振時,其主要運動形式為(wei) 缺陷以上樁體(ti) 段的剛體(ti) 阻尼振動,而非一維波動。縱然存在“盲區”現象,根據上述理論和實踐,樁身“盲區”內(nei) 存在嚴(yan) 重缺陷時,仍是可以判斷的,樁基淺部缺陷的波動特征分析還依賴於(yu) 工程實踐經驗,其理論有待進一步探討。
參 考 文 獻
[1] 劉明貴,佘詩剛,汪大國. 樁基檢測技術指南[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
[2] 劉明貴,蔡忠理,佘詩剛. 基樁與(yu) 場地檢測技術[M]. 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3] 徐攸在,劉興(xing) 滿.樁的動測新技術.北京:中國建築工業(ye) 出版社,1989.
[4] 柴華友. 劉明貴. 李祺. 陳星燁.應力波在平台-樁係統中傳(chuan) 播的實驗研究.岩土力學, 2002年04期
[5] 方誌香,吳亞(ya) 平. 反射波法在基樁完整性檢測中的應用. 岩土工程界,2000(8):23~25
[6]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JGJ/T93-95. 基樁低應變動力檢測規程.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ye) 出版社, 1997
[7] 柳祖亭、顧利平、駱英等. 樁基振動分析與(yu) 質量監測. 南京: 東(dong) 南大學出版社, 1995
[8] 雷林源. 樁基瞬態動測響應的數學模型與(yu) 基本特性. 地球物理學報. ,199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