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蓄熱型(EHT)地源熱泵係統 裝配式高效機房 采暖、供熱設備及通風係統 HO-RCS混凝土結構雷達 節能減排自動化係統 幹熱岩地溫監測係統 地熱管理遠程係統 地熱資源開采遠程監測係統 地熱資源回灌遠程監測係統 地熱水資源動態監測係統 分布式地溫監測係統 地源熱泵能耗監控測溫係統 TD-016C淺層地溫在線監測係統 HO-YTDCS一體式多參數分析儀 水質分析儀 DC-2500震電勘探技術承接項目合作 A30糧庫全自動三維激光掃描儀 A260棚頂固定懸掛式全自動盤煤儀

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

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糧情測控係統簡介及發展

糧情測控係統簡介及發展

更新時間:2016-12-26      瀏覽次數:4214

糧情測控係統簡介及發展

 

糧情測控係統/智慧糧庫係統摘 要:糧食儲(chu) 藏對保證糧食安全和維護國民經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據目前糧食儲(chu) 藏的現狀,介紹了糧情測控係統的構成及工作原理。同時闡述了國內(nei) 外糧情測控係統的現狀,指出了我國糧情測控技術存在的問題。 

  關(guan) 鍵詞:糧食儲(chu) 藏;糧情測控係統;發展現狀;存在問題 
  糧情測控係統/智慧糧庫係統引 言 
  糧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保證人民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同時也關(guan) 係著國計民生和社會(hui) 的穩定發展。因此,建立健全且完善的國家糧食儲(chu) 備體(ti) 係對國家的穩定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yi) 。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對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實現農(nong) 業(ye) 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我國是人口大國,通過采取科學而有效的方法保證安全儲(chu) 糧顯得尤其重要[1-2]。 
  自從(cong) 建國以來,從(cong) 我國糧食儲(chu) 藏的整體(ti) 狀況看,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仍然依靠傳(chuan) 統儲(chu) 藏方式,甚至,部分糧庫還要依靠人工檢測,檢測周期無規律,無法保證測量精度,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糧食的溫濕度、水分含量和蟲害密度超標等現象,易引起糧食黴變,造成品質下降,糧食損耗。為(wei) 了把糧食倉(cang) 儲(chu) 過程中的損失降到低,保證糧食的質量,我國建立了很多現代化倉(cang) 庫,並且通過現代科學方法保存糧食,大力推廣機械通風、穀物冷卻、環流熏蒸、糧情測控等4項儲(chu) 糧新技術。其中,糧情測控是實現科學保糧的關(guan) 鍵,也是基礎環節,其準確性、可靠性直接關(guan) 係到儲(chu) 糧新技術的實現,也關(guan) 係到糧食儲(chu) 備的安全[3-4]。 
  1 糧情測控係統/智慧糧庫係統 糧情測控係統的基本原理 
  糧情測控係統是利用計算機、傳(chuan) 感器、通信等現代電子技術,采集糧情的各種物理參數(糧食的溫度、濕度、含水率、糧倉(cang) 溫度等),並且將采集的物理量轉化為(wei) 數字量或模擬量,同時對檢測數據進行處理及判斷,對異常糧情提出處理建議和控製措施等裝置[5-6]。糧情測控係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預埋在糧堆內(nei) 部、以及環境中的多種不同功能的傳(chuan) 感器進行檢測,采集各種糧情參數,如溫濕度、氣體(ti) 含量、含水率、蟲害密度等,傳(chuan) 感器將這些收集的信號變化量轉換為(wei) 電信號傳(chuan) 送到信號處理電路,該電路將電信號轉換為(wei) 模擬信號或者數字信號,通過一定的通訊方式傳(chuan) 輸到上位機,利用糧情信息軟件對接收到的各種信號自動進行數據的存儲(chu) 、顯示、分析、決(jue) 策等操作,對異常糧情進行報警提示,並根據預置糧情控製策略自動控製通風機、環流熏蒸機等保糧設備的運行,以確保糧食安全。 
  2 糧情測控係統/智慧糧庫係統 糧情測控係統的係統構成 
  圖1即為(wei) 常見糧情測控係統的係統構成,從(cong) 圖中可知,糧情測控係統主要由糧情檢測、糧情分析以及糧情控製3部分構成。其中,糧情檢測和糧情控製為(wei) 糧情測控係統的硬件部分,而糧情分析則為(wei) 糧情測控係統的軟件部分[7]。 
  由糧情測控係統構成可知,糧情測控係統需要實現以下功能 [8]: 
  2.1 檢測糧食儲(chu) 藏的相關(guan) 參數 
  需要使用相應的傳(chuan) 感器對糧食的溫濕度、氣體(ti) 濃度、蟲害以及含水率具有準確檢測功能,具備巡測、定時檢測、選擇檢測的功能等。 
  2.2 數據分析功能 
  需要將不同傳(chuan) 感器采集的各種數據通過計算機的顯示器等以數據、表格或圖形等形式顯示各項數據。並且能對檢測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到糧食溫度、濕度、含水率等的變化規律。 
  2.3 控製執行器啟停 
  係統需要根據分析後的數據判斷糧情,控製風機、冷卻等執行器的啟停。如當糧食水分過高時,可以打開風機,待糧食水分降回安全水分時,關(guan) 閉風機。 
  2.4 抗外界幹擾功能 
  由於(yu) 係統可能置於(yu) 室外等惡劣環境,需要係統能夠具有抗雷擊、大電流等能力,此外係統應該還具備防塵、抗腐蝕能力、耐高低溫環境能力,係統各部分應滿足對電子測量儀(yi) 器的各項要求。 
  3  糧情測控係統/智慧糧庫係統 國外糧情測控係統發展 
  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國外的糧情測控係統已經達到了水平,采用的數字傳(chuan) 感器,它可以將溫度、濕度、檢測芯片、數據信號轉換芯片、計算機接口芯片以及存儲(chu) 芯片等集成到了1個(ge) 芯片,實現檢測溫、濕度指標、報警、多路A/D轉換等多種功能。這種數字式傳(chuan) 感器可以直接輸出數字量,盡量避免了信號在長距離傳(chuan) 輸過程中的噪聲幹擾和信號減弱,提高了測量的準確度。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ya) 等為(wei) 代表的產(chan) 糧大國,他們(men) 的糧情測控技術己經發展到了很成熟的地步,具有較高的測量速度和測量的精度。實現了數字化、多功能集成化、智能化、係統標準化、網絡化管理和安全性[9]。 
  4 糧情測控係統/智慧糧庫係統 國內(nei) 糧情測控係統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前,由於(yu) 電子技術不發達,當時的糧庫情況檢測基本都通過人工完成,沒有現代化的糧情檢測設備如傳(chuan) 感器、控製器等,更談不上糧情測控係統,大部分采用糧庫溫度計、扡樣器等工具來進行單一的糧情檢測,工作強度大,無法保證檢測的精度,即便存在隱患也不能被及時的發現和解決(jue) ,這些都會(hui) 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20世紀80年代以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特別是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糧情測控技術已經發展成為(wei) 了科學保糧的重要手段。新型傳(chuan) 感器、單片機、多種通信方式等開始逐漸應用於(yu) 糧情測控領域,才出現了真正意義(yi) 上的現代糧情測控係統。1981年,我國航天部下屬的科研單位研製除了一套糧情測控係統,安裝在中儲(chu) 糧大連直屬糧庫,初步實現了自動化儲(chu) 糧。在國家的大力推廣下,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糧食高產(chan) 導致對糧情測控係統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出現了各種新的硬件設備,如熱敏電阻、PT100溫度傳(chuan) 感器、熱電阻溫度傳(chuan) 感器、濕度傳(chuan) 感器、無線網絡傳(chuan) 感技術。 
  糧情測控係統/智慧糧庫係統 盡管科技進一步發展,國內(nei) 的糧情測控係統在逐步發展與(yu) 完善,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我國糧食儲(chu) 備體(ti) 係的現代化水平,減輕了人民的勞動強度,但由於(yu) 資金與(yu) 技術的條件限製,仍有很多問題存在[10]:係統兼容性差:國內(nei) 糧情測控係統產(chan) 品生產(chan) 廠家頗多,標準也良莠不齊,沒有統一的行業(ye) 標準,使用不同廠家的糧情測控係統,係統結構不同,互不兼容,極易造成資金浪費,不利於(yu) 實際的使用與(yu) 維修;係統抗幹擾能力差、檢測精度低:國內(nei) 係統通訊主要以有線為(wei) 主,在模擬信號傳(chuan) 輸的過程中,容易受電磁、工業(ye) 等信號幹擾,直接使係統的檢測精度下降。此外,糧倉(cang) 內(nei) 傳(chuan) 感器布置節點、引線長且多,容易受到機械破壞,係統中的電子元件易受雷擊、靜電等幹擾,引起較大的測量誤差甚至導致整個(ge) 測控係統崩潰[11];係統檢測項目少、智能化水平低:我國目前的檢測係統主要對糧食的溫度、濕度進行檢測,由於(yu) 技術水平限製,導致糧食含水率、氣體(ti) 濃度、害蟲密度等指標都沒辦法檢測。測控係統的功能簡單,智能化水平低,隻有數據監測、存儲(chu) 、顯示燈基本功能,不能綜合處理糧食含水率、氣體(ti) 濃度、害蟲密度等綜合糧情測控指標,無法預測糧情的變化趨勢和采取合理有效的自動處理措施;係統元器件易損壞:測控係統中的通信電纜多是銅芯鍍錫線,安裝時接線端頭容易出現連線、漏接、斷線等情況。另外,糧庫中的環流熏中蒸劑與(yu) 糧庫內(nei) 潮濕空氣發生化學反應後,極易與(yu) 金屬電子元器件反應,導致線路及連接處造成損壞,致使線路接觸不良或形成導電液體(ti) ,係統易出現短路、斷路或數值過高、過低等問題,從(cong) 而使係統測量的準確度降低[12]。   5 糧情測控係統/智慧糧庫係統 結束語 
  糧情測控係統/智慧糧庫係統 綜上所述,糧情測控係統是實現科學保糧的關(guan) 鍵技術之一,對保證我國糧食安全和國民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yi) 。本文對糧情測控係統的組成和工作原理進行介紹,並闡述了糧情測控係統的國內(nei) 外的發展狀況。通過國內(nei) 外發展狀況的闡述,指出了我國糧情測控係統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國應該加強對糧情測控係統的研究,提高測控係統的發展水平,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糧食儲(chu) 備體(ti) 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糧情測控係統/智慧糧庫係統 參考文獻 
  [1] 崔德權. 糧情測控係統的研究與(yu) 設計[D].西安:西安工業(ye) 大學,2012. 
  [2] 張月金,譚軍(jun) .國內(nei) 糧情測控係統現狀及發展趨勢[J].農(nong) 業(ye) 裝備技術,2009.35(04):4-7. 
  [3] 薑輝,甄彤,王鋒.基於(yu) ARM/ZigBee的遠程糧情監控係統的研究與(yu) 設計[J].中國農(nong) 機化學報,2015,36(02):99-102. 
  [4] 王梅,陳汲.淺析糧食倉(cang) 儲(chu) 技術現狀及科學保糧發展趨勢[J].糧食儲(chu) 藏,2010,6(1):32-35. 
  [5] 牛宇卿.基於(yu) 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的無線糧情監控係統的設計與(yu) 實現[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1. 
  [6] 程小麗(li) ,武傳(chuan) 欣,李建雅. 糧情測控係統的研究進展[J].糧食加工,2013,38(02):69-72. 
  [7]*峰,李令奇. 基於(yu) CAN總線的分布式數據采集與(yu) 控製係統[J]. 工業(ye) 控製計算機,2000,13(5):34-38. 
  [8] 王晶磊,肖雅斌,李增凱等.儲(chu) 糧糧情測控係統的應用效果研究[J].糧食與(yu) 食品工業(ye) ,2013,20(05):68-70. 
  [9] 孫瑤瑤.基於(yu) 單片機糧倉(cang) 測控係統的研究[D].東(dong) 北農(nong) 業(ye) 大學,2007. 
  [10] 易世孝,王豐(feng) 富.糧情檢測係統存在的問題及解決(jue) 辦法[J].糧油倉(cang) 儲(chu) 科技通訊,2002,6(4):31-34. 
  [11] 李建華.數字化糧情監控係統的設計與(yu) 實現[J].河北省科學院學報,2003,20(04):224-227. 
  [12] 糧食儲(chu) 運國家工程實驗室. 糧食儲(chu) 藏四合一”升級新技術概述[J].糧油食品科,2014,22(6):1-4. 
  作者簡介:息裕博(1989-),男,碩士研究生,吉林農(nong) 業(ye) 大學專(zhuan) 業(ye) :農(nong) 業(ye) 電氣化與(yu) 自動化,研究方向:智能化檢測與(yu) 控製技術。

 

關(guan) 鍵詞:糧倉(cang) 糧情測控係統/糧情測控係統/糧倉(cang) 糧情溫濕度測控係統/糧情溫濕度測控係統/糧庫倉(cang) 溫倉(cang) 濕/智慧糧庫/智慧糧庫建設方案/智慧糧庫係統/智慧糧庫係統介紹/智慧糧庫解決(jue) 方案/糧食智能通風係統/環流熏蒸/糧油貯備庫測溫係統/糧食儲(chu) 備庫測溫係統

掃碼加微信

郵箱:bjhoyq@163.com

傳(chuan) 真:010-67051434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鄉(xiang) 北花園村6號(近韓國慕色攝影)

Copyright © 2025 2024美洲杯视频在线观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

TEL:15601379746

小程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