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 糧情測控係統/智能糧庫係統摘要 針對我國糧食存儲(chu) 的實際,將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技術應用在糧食存儲(chu) 領域,探索了物聯網技術在糧食倉(cang) 儲(chu) 領域的應用模式,以無線網絡與(yu) 智能感知技術為(wei) 核心,在不改變現有糧食存儲(chu) 與(yu) 管理方式的基礎上,爭(zheng) 取提供一種完整的適用於(yu) 糧食存儲(chu) 的糧情測控係統解決(jue) 方案。
關(guan) 鍵詞 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糧情測控;溫度;濕度;傳(chuan) 感器節點 糧情測控係統/智能糧庫係統
中圖分類號 F32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0-0339-02
作為(wei) 一個(ge) 農(nong) 業(ye) 大國,糧食生產(chan) 和儲(chu) 備至關(guan) 重要[1]。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糧食儲(chu) 備的日益增加,大型糧食儲(chu) 備庫的建設對糧情測控技術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糧情監測是儲(chu) 備庫中防止糧食黴爛、保質存放的重要環節。我國糧食生產(chan) 、需求與(yu) 儲(chu) 備量都很大,大量糧食在儲(chu) 備的過程中常因糧食濕度過大而升溫發熱,導致大量糧食腐爛變質,給國家帶來巨大損失。基於(yu) 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的糧情測控係統,不需要有線網絡的支持,倉(cang) 庫安裝簡單方便,係統穩定可靠,可維護性好,可動態監測倉(cang) 庫糧情變化情況,為(wei) 糧食的儲(chu) 藏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糧庫管理自動化與(yu) 智能化水平得到提高。
1 糧情測控係統/智能糧庫係統糧情測控係統概述
利用電子技術和現代計算機技術對糧庫糧食的物理儲(chu) 藏狀態及其他質量影響因素進行檢測、數據儲(chu) 存與(yu) 分析,並對通風、冷卻、熏蒸等儲(chu) 糧技術設施進行適時控製的係統即為(wei) 糧情測控係統[2]。其可根據儲(chu) 備庫中糧食的溫濕度、蟲情、入倉(cang) 時間、品種、倉(cang) 型、熏蒸記錄等進行綜合分析,實現倉(cang) 內(nei) 情況的動態管理,為(wei) 科學安全儲(chu) 糧提供和科學決(jue) 策。根據其係統功能,可分為(wei) 糧情檢測、糧情分析與(yu) 糧情控製3個(ge) 部分。
1.1 糧情檢測
適宜的溫度、濕度是保證糧食貯藏質量的2個(ge) 基本條件,也是糧情檢測的重要參數[3]。通過糧情檢測,即將糧情傳(chuan) 感器上感應到的溫濕度變化情況通過分線器、測控分機、測控主機等反映到主控機房的計算機上,可使庫房保管人員隨時觀測糧堆內(nei) 的糧情變化,采取及時合理的處理措施,確保儲(chu) 糧安全。
1.2 糧情分析
根據當前情況及曆史檢測數據,借助糧情分析數學模型,自動確定糧溫的正確走向及報警溫度閾限,並提出相應的處理建議,對倉(cang) 庫保管人員預測及處理儲(chu) 藏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問題提供借鑒,克服了人為(wei) 因素對分析結論的影響,對於(yu) 輔助決(jue) 策意義(yi) 重大。
1.3 糧情控製
糧情控製包括機械通風、環流熏蒸、穀物冷卻、生產(chan) 過程控製。糧情測控係統是利用計算機、傳(chuan) 感器、通信等現代電子技術對糧食儲(chu) 備中的糧情變化進行實時檢測,並將數據傳(chuan) 輸、存儲(chu) 、分析預測報警、自動控製糧情設備運行的係統[4]。糧情測控係統要求具備以下功能:儲(chu) 藏物理量檢測,具備檢測溫度、濕度指標功能;數據分析,能對檢測的數據進行分類,按糧溫、濕度等的變化規律,自動確定理論值,並與(yu) 實測值進行差值、變化率、臨(lin) 界點的分析,並自動找出異常點和異常值;係統報警,係統可以根據人工設定的界限或根據溫濕度變化規律模型分析得出報警點,通過屏幕顯示報警和打印;通風控製,簡易的可通過定溫定濕控製,較先進的可按不同的通風目的,自動運算、判斷和控製。
2 糧情測控係統/智能糧庫係統基於(yu) 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的糧情測控係統設計
儲(chu) 糧的主要物理參數是糧食的溫度、水分以及倉(cang) 內(nei) 空氣的溫度、濕度[5]。由於(yu) 糧食儲(chu) 備庫的特殊環境條件,糧食出入庫時,傳(chuan) 感器模塊要拆卸和重新安裝,倉(cang) 庫中存在有害氣體(ti) ,容易腐蝕電子元器件,糧堆中損壞的傳(chuan) 感器不容易更換。而目前應用於(yu) 糧食儲(chu) 藏的糧食檢測係統大多采用模擬溫濕度傳(chuan) 感器,布局大多為(wei) 有線通信方式,如現場總線、集散控製總線等,布線繁瑣,不利於(yu) 係統布局變動和維護。而且需要在倉(cang) 庫布置大量的測溫電纜,安裝和拆卸繁雜,同時受到導線電阻和分布電容的影響,測量誤差比較大。而基於(yu) 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的糧情監測係統既降低了成本,而且布線簡單,抗雷電幹擾,功耗低,組網靈活,安置和維護簡單,解決(jue) 了之前有線方式及基於(yu) 其他技術的無線網絡中存在的問題[6]。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可以很好地避免傳(chuan) 統糧食存儲(chu) 測控係統存在的弊端,具有智能健壯、方便靈活、成本較小等優(you) 點。基於(yu) 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的糧情測控係統,在糧倉(cang) 中均勻安置糧情參數無線傳(chuan) 感器監測節點,糧情監測節點負責接收來自糧倉(cang) 主控節點的數據采集指令,采集糧情參數,數據通過無線傳(chuan) 感器節點發送到糧倉(cang) 主控無線網關(guan) 節點,具體(ti) 分布如圖1所示。
2.1 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簡介
監測區域內(nei) 隨機分布的種類繁多的微型傳(chuan) 感器組成了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簡稱WSN。其工作原理是低功耗微型傳(chuan) 感器節點通過無線通信方式迅速自行組網,並對監測區域內(nei) 的各種微觀環境信息進行感知、監測、采集、分析,後將結果發送給觀察者[7]。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已經被視為(wei) 互聯網之後的第二大廣泛存在的網絡,其作為(wei) 信息獲取的重要和常用的新技術,發展的越來越快,也越來越深入到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各個(ge) 領域。
2.2 係統結構
為(wei) 保證糧情數據實時、準確、穩定傳(chuan) 輸,需要建立一個(ge) 穩定、合理的體(ti) 係結構。在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中,維持良好的拓撲結構能夠提高路由協議和MAC協議的效率,為(wei) 網內(nei) 數據處理、時間同步和定位等提供,有利於(yu) 延長整個(ge) 網絡的壽命[8]。基於(yu) 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的糧情測控係統是通過無線通訊信號將計算機、測控主機、測控分機、分線器和糧情傳(chuan) 感器等連結起來構成的,其主要係統結構如圖2所示。在糧庫總控室內(nei) 一台或幾台計算機上進行檢測,該計算機通過測控主機與(yu) 現場檢測傳(chuan) 感器相連,或在糧庫辦公樓內(nei) 某個(ge) 計算機局域網的任意一台計算機上進行檢測,將糧情檢測係統當作一台網絡服務設備。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機械係統設計的理論、方法和手段也隨之發生重大變革[9]。分布在糧倉(cang) 中的無線溫濕度、水分傳(chuan) 感器對糧倉(cang) 中的糧食各部位溫度、糧倉(cang) 內(nei) 空間溫度和濕度、糧倉(cang) 外環境溫度和濕度等基本糧情參數進行檢測,也可對糧食水分、蟲害、磷化氫氣體(ti) 濃度等擴充糧情參數進行檢測。溫濕度傳(chuan) 感器接收糧情測控分機指令,直接輸出數字化的倉(cang) 房外環境溫濕度和倉(cang) 房內(nei) 上部空間溫濕度數據傳(chuan) 送到分機進行處理。水分傳(chuan) 感器通過開孔透氣的探杆將傳(chuan) 感器埋設在糧堆中,實時檢測糧堆位置的溫度、濕度和平衡水分,且檢測值與(yu) 糧堆深度、糧食密度以及糧食雜質無關(guan) 。在該係統運行過程中,通過對檢測結果的分析,判斷糧倉(cang) 內(nei) 的糧食是否處於(yu) 正常狀態,對糧倉(cang) 中的糧食各溫度測點的溫度值和升溫趨勢進行分析報警,並給出報警點的具體(ti) 位置。一旦發現糧情異常,如遇高溫天氣時,自動通過風機降溫通風。各設備之間采用無線的方式進行數據傳(chuan) 輸,相比於(yu) 有線方案,傳(chuan) 感器的安裝位置不受環境因素製約,可按照實際需要,在無線信號的覆蓋範圍內(nei) 任意位置部署,針對一些特殊環境下的監測點可靈活增減傳(chuan) 感器的數量。 基於(yu) 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的糧情測控係統,通過對糧食溫度變化進行實時監測,采集到的溫度數據以無線通信的形式,經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上傳(chuan) 到遠程服務器中,實現溫度數據的實時跟蹤與(yu) 監測,提升了倉(cang) 儲(chu) 糧食的管理水平。
2.3 係統特點
糧食收儲(chu) 單位大多位於(yu) 較偏遠地區。若采用傳(chuan) 統的有線組網方式,大量使用的電纜會(hui) 引入電磁幹擾,從(cong) 而降低信噪比[10]。而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是將數目繁多的溫濕度傳(chuan) 感器用無線自組織網絡確定連接關(guan) 係,從(cong) 而組成結構化的網絡。基於(yu) 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的糧情測控係統,通過無線通訊方式實現倉(cang) 與(yu) 倉(cang) 、倉(cang) 與(yu) 控製中心之間數據傳(chuan) 輸,係統軟硬件之間兼容性非常好,可避免因通訊線路不暢或電腦損壞造成不能檢測糧情的問題,無線網絡傳(chuan) 輸係統設備抗幹擾能力強,數據傳(chuan) 輸準確,造價(jia) 低,無需電纜連接,省掉大量繁雜的電纜布線工作,大大提高糧庫管理的靈活性,維護操作簡單,不影響進出庫、殺蟲作業(ye) 等工作,大大減少雷擊的機會(hui) ,抗幹擾、抗雷擊能力強,測量精度高,設備抗熏蒸效果好。設備間可自由互換,故障隔離效果好,如出現某一故障點,不影響其他設備正常工作,係統結構靈活多樣,適合各種大、中、小型糧庫,提高了係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WSN)不但可以實現實時監測、感知和采集網絡分布區域內(nei) 監測對象信息,並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而且可實時將信息通過無線的方式發送給用戶[11]。這樣減輕了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加快了決(jue) 策效率。
3 糧情測控係統/智能糧庫係統結語
糧食安全是關(guan) 係國計民生的戰略大事,科學保糧具有重要的社會(hui) 意義(yi) 與(yu) 經濟價(jia) 值[12]。在我國糧食產(chan) 量逐年遞增的情況下,國家對於(yu) 糧食品質和存儲(chu) 安全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糧食流通環節中,存儲(chu) 管理是保證糧食安全的重要環節。基於(yu) 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的糧情測控係統,能夠根據糧食存儲(chu) 的實際要求,實現糧食溫度的實時監測,達到糧食黴變的早期預防和科學保糧的目的。係統對采集到的大量溫度數據進行匯總、統計與(yu) 分析,既提升了糧食存儲(chu) 與(yu) 管理的水平,又為(wei) 今後探索糧食溫度變化與(yu) 季節、氣候、存儲(chu) 工藝、糧食質量等諸多因素的關(guan) 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 糧情測控係統/智能糧庫係統參考文獻
[1] 徐春華,王曉寧.智能化糧情監控係統的設計與(yu) 實現[J].安徽農(nong) 業(ye) 科學,2012,40(23):11913-11914.
[2] 張煉冬,汪秉文.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在糧情測控係統中的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yu) 科學,2010,32(4):114-118.
[3] 李敏,汪春,孟臣.數字化糧情檢測智能溫濕度傳(chuan) 感器[J].農(nong) 業(ye) 機械學報,2005,36(4):99-102.
[4] 陳中孝,蔣軍(jun) 勝.基於(yu) Web的糧情測控係統的設計及實現[J].現代電子技術,2012,35(12):72-74.
[5] 滕召勝,蔡鐵,王可寧,等.一種智能化糧情自動檢測係統[J].農(nong) 業(ye) 工程學報,2001,17(4):144-147.
[6] 岐世峰,李豔華.無線糧情監測管理係統的設計與(yu) 實現[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9(1):75-79.
[7] 蔡镔,袁超,頓文濤,等.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中的應用研究[J].江西農(nong) 業(ye) 學報,2010,22(9):149-151.
[8] 頓文濤,畢慶生,惠向暉,等.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在數字農(nong) 業(ye) 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2(29):123-124.
[9] 頓文濤,穀小青,王力斌,等.基於(yu) 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的農(nong) 業(ye) 溫室環境測控係統研究[J].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2013(5):203-204.
[10] 趙文敏,琚春華,朱安定.糧情監測係統傳(chuan) 感器網絡的混合路由算法[J].傳(chuan) 感技術學報,2010,23(3):423-427.
[11] 頓文濤,夏斌,車銀超,等.基於(yu) 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的農(nong) 業(ye) 精量灌溉係統設計[J].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2012(24):216-217.
[12] 韓安太,何勇,李劍鋒,等.基於(yu) 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的多參數糧情自動檢測係統設計[J].農(nong) 業(ye) 工程學報,2011,27(7):231-237.
關(guan) 鍵詞:糧倉(cang) 糧情測控係統/糧情測控係統/糧倉(cang) 糧情溫濕度測控係統/糧情溫濕度測控係統/糧庫倉(cang) 溫倉(cang) 濕/智慧糧庫/智慧糧庫建設方案/智慧糧庫係統/智慧糧庫係統介紹/智慧糧庫解決(jue) 方案/糧食智能通風係統/環流熏蒸/糧油貯備庫測溫係統/糧食儲(chu) 備庫測溫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