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VR技術在汙水處理工程中的應用
一、 項目背景
1.1 VR技術簡介
VR(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是綜合利用計算機圖形係統和各種現實及控製等接口設備,在計算機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中提供沉浸感覺的技術。其中,計算機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成為(wei) 虛擬環境(Virtual Environment,簡稱VE)。虛擬現實技術實現的載體(ti) 是虛擬現實仿真平台 (Virtual Reality Platform,簡稱VRP)。
VR係統的組成:VR係統主要由計算機軟、硬件係統(包括VR軟件和VR環境數據庫)和VR輸入、輸出設備等組成。
VR技術具有交互性,指用戶對虛擬環境中對象的可操作,並可以從(cong) 虛擬環境中得到自然反饋。
主要借助於(yu) 各種設備,如頭盔顯示器、數據手套等,使用戶以自然方式如手勢、體(ti) 勢、語言等技能,如同在真實世界中一樣操作虛擬環境中的對象。
VR技術的沉浸感,又稱臨(lin) 場感,是指用戶感到作為(wei) 主角存在於(yu) 虛擬環境中的真實程度。是VR技術主要的特征。
影響沉浸感的主要因素包括多感知性、自主性、三維圖像中的深度信息,畫麵的視野、實現跟蹤的時間或空間響應及交互設備的約束程度等。
目前在發達國家,VR在教育領域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早在1985年,美國國立醫學圖書(shu) 館(NLM)就開始人體(ti) 解剖圖像數字化研究,並利用虛擬人體(ti) 開展虛擬解剖學、虛擬放射學及虛擬內(nei) 窺鏡學等學科的計算機輔助教學;1992年,馬克·英格裏伯格和洛賓·比得迪提合作創建了一個(ge) 虛擬物理實驗室,其目標是使它成為(wei) 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實驗環境,以便學生們(men) 能夠在此進行基礎物理研究;德國的漢諾威大學建立了虛擬自動化實驗室;西班牙大學電子係開發了電子儀(yi) 器虛擬工作平台;意大利帕瓦多大學建立了遠程虛擬教育實驗室;新加坡國立大學開發了遠程示波器實驗和壓力容器實驗;1995年,在Internet上出現了“虛擬青蛙解剖”虛擬實驗,“實驗者”在網絡上互相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甚至可以在屏幕上親(qin) 自動手進行解剖,用虛擬手術刀一層層地分離青蛙,觀察它的肌肉和骨骼組織,與(yu) 真正的解剖實驗幾乎一樣,瀏覽者還能任意調整觀察角度、縮放圖像。
目前,在我國,虛擬現實技術的開發和研究與(yu) 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但已引起政府有關(guan) 部門和科學家的高度重視。隨著計算機係統工程、計算機圖形學等技術的高速發展,虛擬現實技術已經引起我國各界人士的興(xing) 趣和重視。九五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hui)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等都把VR列入了研究項目。國內(nei) 的一些重點院校,已積極開展了這個(ge) 領域的研究工作。
隨著VR技術及設備的不斷進步,其在影視、GAME等領域的應用已經逐步擴大和普及。在教育領域,目前關(guan) 於(yu) VR+教育的構想已實現,高盛曾作出預測,截至2025年,VR教育產(chan) 值有望達到7億(yi) 美元,並將覆蓋K-12(基礎教育)和教學軟件領域,VR和教育的結合被認為(wei) 在未來有著巨大的市場。
在環境工程專(zhuan) 業(ye) 的教學領域,教學培養(yang) 的目標通常包括:勝任汙染控製工程的設計及運營管理、以及新工藝和設備的研究和開發等工作。
作為(wei) 環境工程專(zhuan) 業(ye) 的畢業(ye) 生,僅(jin) 僅(jin) 通過理論學習(xi) 就進行圖紙設計或方案製作,難免有“紙上談兵”之嫌,而缺乏實際現場感官上的認識,也自然無法具有設計符合實際的工程的底氣和信心。
為(wei) 對實際工程現場有深入的了解,目前大多數院校都是以現場參觀的形式,到已經建成並穩定運行的工廠進行參觀。但是,在正常運行的工廠中,通常有多重限製,學生往往局限在工程的表象,無法深入構築物內(nei) 部,無法從(cong) 多方位觀察設備,也無法深入到危險場景中。
而VR技術本身具備真實、有趣的特性,讓枯燥、抽象的圖紙轉化為(wei) 豐(feng) 富、立體(ti) 的真實環境,成功的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製,並節約了時間和設備成本,提高了教學的品質和效率。
本項目以某真實城市自來水廠為(wei) 基礎,搭建三維虛擬環境,並配套虛擬現實設備(三維眼鏡、手套、頭盔等),利用虛擬現實的交互性,為(wei) 學生再現一個(ge) 真實、豐(feng) 富、可交互的自來水廠。
其他可選單元:臭氧消毒,活性炭吸附、電滲析、反滲透等。
自來水廠基礎模型,是整個(ge) 水廠的綜合體(ti) 現。也是VR係統的基礎配置。其內(nei) 容為(wei) :
根據用戶所選擇的工藝單元,將每一個(ge) 工藝單元的外形輪廓按實際工廠項目搭建起來,形成三維空間,可供用戶虛擬參觀。
每個(ge) 工藝單元,分別包含:
構築物/建築物:內(nei) 部填料、擋牆、泥鬥、出水堰、布水槽;
工藝設備:泵、攪拌機、風機、藥劑箱、脫水機、汙泥輸送機等;
監測儀(yi) 器:流量計、液位計、壓力表、pH計、濁度計等;
附屬:爬梯護欄、標示牌、工藝管道(閥門井、閥門、軟接頭、法蘭(lan) 、管廊)等。
在1)基礎模型中,加入相關(guan) 聯的動作,讓學習(xi) 者借助“手套”,對各個(ge) 設備進行“操作”,並同時啟動相關(guan) 聯的設備,液態及氣態的流動模擬等。具體(ti) 包括:
工藝設備的啟停:水泵、風機、攪拌電機、輸送機、加氯機等設備的啟停;
閥門的啟閉:蝶閥、閘閥等的啟閉;
流體(ti) 的控製:與(yu) 相關(guan) 的設備啟動後,自然呈現水的流動、水位的升高降低、氣體(ti) 的曝氣效果、攪拌的漩渦效果等。
設備:主流手機、VR手機眼鏡;
優(you) 點:硬件費用低,操作簡單;
缺點:軟件費用高,開發周期長;
操作方式:將手機置於(yu) VR手機眼鏡內(nei) 部,通過頭部運動來操作眼鏡內(nei) 部視點,視點到達觸發點來實現交互。
暴風魔鏡
三星Gear
設備:相應配置電腦、VR頭盔、大範圍定位係統
優(you) 點:空間利用率高
缺點:設備費用高
操作方式:將VR頭盔和電腦連接,通過日常肢體(ti) 動作來完成操作。
1)、設備:高配置電腦、Oculus
優(you) 點:空間利用率高,運行穩定
缺點:設備費用高,操作不便
操作方式:將相關(guan) 設備連接電腦,在規定範圍內(nei) ,通過日常肢體(ti) 動作來完成操作。
2)、設備:高配置電腦、HTCvive
優(you) 點:主流設備,運行穩定
缺點:空間利用率低,設備費用高
操作方式:將相關(guan) 設備連接電腦,在規定範圍內(nei) ,通過日常肢體(ti) 動作來完成操作。
實際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