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
鄭州多家單位利用地源熱泵技術,代替空調暖氣
節能無汙染,還能常年供熱水
今年夏天,在鄭州某學院內(nei) ,部分辦公區域的冷氣將不再采取空調製冷模式,而是利用地源熱泵技術,把地下120米深處的地下溫度搬運到室內(nei) ,夏季製冷,冬季供熱,還能常年供熱水。這個(ge) 名為(wei) 地源熱泵的項目被稱為(wei) “溫度的搬運工”。昨日,記者來到該校,為(wei) 市民揭開地源熱泵的神秘麵紗。
鄭州晚報記者 張華
地源熱泵技術特點
使用電力,沒有燃燒過程,對周圍環境無汙染排放;不需使用冷卻塔,沒有外掛機,不直接向周圍大氣環境排熱,沒有熱島效應,沒有噪音;不破壞地下水資源。
地源熱泵技術原理
地源熱泵是一種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既能供熱又能製冷的節能環保型空調係統。地源熱泵通過輸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電能),即可實現能量從(cong) 低溫熱源向高溫熱源的轉移。在冬季,把土壤中的熱量“取”出來,提高溫度後供給室內(nei) 用於(yu) 采暖;在夏季,把室內(nei) 的熱量“取”出來釋放到土壤中去,並且常年能保證地下溫度的均衡。
夏季製冷,冷氣來自地下
昨日上午,該學院內(nei) ,一座迷彩樣的建築豎立在教學區。此前,這是該學院的5台燃煤鍋爐所在地,昔日煤灰遍地,如今花草繁茂。打開房子大門,3台熱泵機組靜悄悄。3月15日,它們(men) 剛剛結束了供暖使命。
沒有煤、不用氣,怎麽(me) 供暖?“地下100米以下,溫度常年保持在16℃~18℃。我們(men) 就是把地下溫度搬運到地上。”相關(guan) 負責人馬家武介紹,水源熱泵是利用熱泵機組吸收地下水中的熱量,經過壓縮機升溫升壓後向建築物供熱,然後將地下水回灌。水源熱泵能效較高,供熱時,機組能效比能夠達到4到5.5。夏季製冷時,能效比高於(yu) 傳(chuan) 統的中央空調機組。
一個(ge) 供暖季,節電300多萬(wan) 千瓦時
此前,該學院冬季供暖靠5台燃煤鍋爐,2014年11月,熱泵項目正式投產(chan) 運營。經過兩(liang) 個(ge) 冬季的運行,節能*。原來5台鍋爐平均每天燒煤26噸,一個(ge) 供暖季就要燒煤3000多噸,根據電力與(yu) 標煤的換算,等於(yu) 耗電量552萬(wan) 千瓦時。而去年冬季實際用電量212萬(wan) 千瓦時,節省電量300多萬(wan) 千瓦時。同時,減排二氧化碳3400噸、二氧化硫102噸。今年夏季,具備通冷的辦公區域有6萬(wan) 平方米。
投運後,一平方米每天成本一毛錢以內(nei)
據馬家武介紹,利用熱泵項目的主要是高校、醫院和大型公共建築。如中原福塔、東(dong) 區的高校園區。項目投運後,運行成本低,供暖時,一平方米每天成本控製在一毛以內(nei) ,並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停供。
效果這麽(me) 好,投入大不大?馬家武說,以該學院為(wei) 例,項目靜態投資1600萬(wan) ,8年以內(nei) 能全部收回。
電能替代新技術逐步登場
昨日上午,記者還來到一在建樓盤,在一個(ge) 樣板間內(nei) 看到了已經鋪設完畢的蓄電供暖線路。該小區交房後,不再使用市政集中供暖,而是采用夜間蓄電、全天供暖的模式,也就是電采暖。
據鄭州供電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為(wei) 著力解決(jue) 燃煤、燃氣造成的大氣汙染問題,從(cong) 2013年起,鄭州供電公司全麵啟動電能替代工作。這些電能替代項目包含電鍋爐、“雙蓄(蓄冷、蓄熱)”、熱泵和清潔交通等,取得了良好的社會(hui) 效果,相當於(yu) 在消費終端減少燃煤消耗63萬(wan) 噸,減掉二氧化碳111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等2萬(wan) 噸。
產(chan) 品谘詢請北京鴻鷗儀(yi) 器(bjhocy),
產(chan) 品搜索:地源熱泵測溫,地埋管測溫
關(guan) 鍵詞:地源熱泵地埋管溫度測量係統實現實時溫度在線監測/地源熱泵換熱井實時溫度電腦監測係統/GPRS式豎直地埋管地源熱泵溫度監控係統/地源熱泵溫度場測控係統/地埋管測溫/地源熱泵溫度監控/地源熱泵測溫
遠程全自動地溫監測係統/鐵路凍土地溫監測係統/地溫監測係統/城市地溫監測自動化係統/礦井深部地溫/地源熱泵監測研究/地源熱泵溫度測量係統/淺層地熱測溫/深水測溫儀(yi) /深井測溫儀(yi) /深水測溫儀(yi) /深井測溫儀(yi)
推薦產(chan) 品如下:
地源熱泵溫度監控係統/地源熱泵測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