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guan) 於(yu) 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通知》;昨日中新網刊文《國務院能源戰略發布 新能源細分五大機會(hui) 凸顯》。
19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了今後一段時期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ti) 方略和行動綱領,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體(ti) 係,能源自給能力保持在85%左右。
《行動計劃》提出了節約優(you) 先、立足國內(nei) 、綠色低碳和創新驅動四大戰略計劃,為(wei) 我國能源戰略的實施指明了方向。
能源消費天花板
目前已有的“十二五”能源規劃是2011-2015年的,隨著2014年走向年末,很快又要製定“十三五”能源規劃。此時出台的截止時間為(wei) 2020年的《行動計劃》,明顯與(yu) “十三五”的規劃期重合。由此,國務院印發《行動計劃》,被外界普遍視為(wei) 類似於(yu)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是未來6年國內(nei) 能源發展的重要依據。
而按照時間界定來說,在計劃體(ti) 製改革後,國家中長期計劃叫“規劃”,年度計劃才叫“計劃”。此次《行動計劃》所指導的時間與(yu) 一般“規劃”基本相當,但這次這個(ge) 中長期的也叫計劃,確實在計劃體(ti) 係中比較特殊。
此次《行動計劃》的特殊之處遠不止此。昨日新華社旗下“瞭望智庫”主辦的公眾(zhong) 號“政策早研究”推送文章《解讀<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提到,根據19日國務院辦公廳的公告,《行動計劃》成文於(yu) 2014年6月7日,而發布於(yu) 11月19日,且在公告中有注釋,“本文有刪減,個(ge) 別表述有調整”。“也就是說我們(men) 今天看到的這個(ge) 版本與(yu) 6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給各地方政府、國務院各部委、直屬機構的有所調整,那麽(me) 問題來了,以哪版為(wei) 準?”
文章並未給出答案,不過“政策早研究”的解讀信息:“此文件提出了到"十三五"末的能源發展戰略、發展目標、發展方向。亮點是提到了能源消費天花板,這是方向性的變化。”以及今年6月9日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接受媒體(ti) 的表態,經過5個(ge) 多月表述微調的《行動計劃》,大的方向是沒有發生變化的。
6月9日,也就是《行動計劃》成文的兩(liang) 天後,解振華在以“京津冀協同發展下的低碳新機遇”為(wei) 主題的第五屆地壇論壇上透露,今明兩(liang) 年,中國將采取多項措施推動節能減排低碳發展。包括設置能源消費或煤炭消費“天花板”,適當調節霧霾嚴(yan) 重地區和能耗大省能耗增量。
而根據《行動計劃》的內(nei) 容,節約優(you) 先戰略,就是要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合理控製能源消費總量。《行動計劃》明確,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製在48億(yi) 噸標準煤左右,煤炭消費總量控製在42億(yi) 噸左右。
以通過合理控製能源消費總量的方式,設置能源消費天花板,其目的便是在經濟增速放緩之後,未來幾年能源攻堅重心轉移到環保。
優(you) 化能源結構
在《行動計劃》公布的第二天,《人民日報》推出解讀文章《2020年85%能源實現自給》,解讀了能源發展的五項戰略任務。
一是增強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二是推進能源消費革命;三是優(you) 化能源結構;四是拓展能源合作;五是推進能源科技創新。
這五項戰略性任務的基本邏輯是,基於(yu) 能源自保安全基礎,通過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和能源科技創新,達到優(you) 化能源結構的目的。所以,《行動計劃》仍然將能源安全的籌碼放在國內(nei) 。未來幾年,《行動計劃》將勢必圍繞優(you) 化能源結構展開。
這點《人民日報》的解讀文章也能體(ti) 現,《人民日報》引述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長、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黃曉勇的觀點,認為(wei) “我國能源結構的突出特點是"多煤少油少氣"……對此,《行動計劃》提出了綠色低碳戰略。著力優(you) 化能源結構,把發展清潔低碳能源作為(wei) 調整能源結構的主攻方向……我國要安全發展核電,並堅持集中式與(yu) 分散式開發利用並舉(ju) ,以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利用為(wei) 重點,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所以,《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天然氣比重達到10%以上,煤炭消費比重控製在62%以內(nei) 。”還確定了非常規油氣及深海油氣勘探開發、煤炭清潔利用、分布式能源、智能電網、新一代核電、先進可再生能源等9個(ge) 重點創新領域,以及頁岩氣、頁岩油、深海油氣、煤炭深加工等20個(ge) 重點創新方向。
19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引述中國能源網信息官韓曉平的觀點稱,到2020年我們(men) 的天然氣比例要達到10%以上,以前用“左右”,現在是“以上”;而煤炭要在62%以下,所以這就意味著煤以後增長要越來越放緩。此外,特別強調了對外依存度不能太高,自給能力要達到85%。
而根據《行動計劃》,優(you) 化能源結構的路徑是: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發展核電。在這一路徑下,中新網昨日刊文《國務院能源戰略發布 新能源細分五大機會(hui) 凸顯》中稱,“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核能以及頁岩氣是持續受關(guan) 注的新能源細分領域,而這些領域的也是在科技創新方麵走在前麵的公司。”
隨著國家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利好政策不斷出台,國內(nei) 清潔能源領域有望興(xing) 起科技創新之風。
能源體(ti) 製改革
推進能源結構的優(you) 化,繞不開推進能源體(ti) 製改革。
19日新華社刊發《控總量·調結構·促改革—解讀<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三大看點》,能源體(ti) 製改革是其中的一大看點。新華社稱,“推動能源體(ti) 製革命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就是要加快和完善能源監管體(ti) 製以及環境監管體(ti) 製,提高能源監管的有效性和效率,促進能源市場有效競爭(zheng) ,維護公正市場秩序。”
事實上,《行動計劃》中已有明確表述,“我國將深化能源體(ti) 製改革,到2020年基本形成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現代能源市場體(ti) 係。”一方麵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另一方麵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而納入改革範疇的重點工作是:能源價(jia) 格改革、電網和油氣管網體(ti) 製改革、能源投資準入改革、電力市場化改革、國有能源企業(ye) 改革。
改革的重點,則是電價(jia) 和天然氣價(jia) 格改革,電網、油氣管網輸送價(jia) 格改革,電力體(ti) 製改革。在能源價(jia) 格改革中,“推進石油、天然氣、電力等領域價(jia) 格改革,有序放開競爭(zheng) 性環節價(jia) 格,天然氣井口價(jia) 格及銷售價(jia) 格、上網電價(jia) 和銷售電價(jia) 由市場形成,輸配電價(jia) 和油氣管輸價(jia) 格由政府定價(jia) 。”“深化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改革,加快電力體(ti) 製改革步伐,推動供求雙方直接交易,構建競爭(zheng) 性電力交易市場。”
顯然,電力和石油,將是能源體(ti) 製改革的重點領域。
此外,《行動計劃》在基本形成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現代能源市場體(ti) 係下,還提到,“建立國家儲(chu) 備與(yu) 企業(ye) 儲(chu) 備相結合、戰略儲(chu) 備與(yu) 生產(chan) 運行儲(chu) 備並舉(ju) 的儲(chu) 備體(ti) 係”,這亦是能源體(ti) 製改革的一個(ge) 創新。
當然,推動能源體(ti) 製改革需要全麵推進,《行動計劃》在稅收政策上亦有涉及,“研究調整能源消費稅征稅環節和稅率,將部分高耗能、高汙染產(chan) 品納入征收範圍”。
多種信號表明,能源改革的步伐將加大,甚至高於(yu) 預期。
產(chan) 品谘詢請北京鴻鷗儀(yi) 器(bjhocy),產(chan) 品搜索:地源熱泵測溫,地埋管測溫
關(guan) 鍵詞:地源熱泵地埋管溫度測量係統實現實時溫度在線監測/地源熱泵換熱井實時溫度電腦監測係統/GPRS式豎直地埋管地源熱泵溫度監控係統/地源熱泵溫度場測控係統/地埋管測溫/地源熱泵溫度監控/地源熱泵測溫
遠程全自動地溫監測係統/鐵路凍土地溫監測係統/地溫監測係統/城市地溫監測自動化係統/礦井深部地溫/地源熱泵監測研究/地源熱泵溫度測量係統/淺層地熱測溫/深水測溫儀(yi) /深井測溫儀(yi) /深水測溫儀(yi) /深井測溫儀(yi)
推薦產(chan) 品如下:
地源熱泵溫度監控係統/地源熱泵測溫/淺層地溫能動態監測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