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銀川盆地地熱資源調查評價(jia)
一、立項背景
銀川盆地處我國東(dong) 、西部兩(liang) 大不同性質構造單元的銜接和過渡帶,屬我國南北地震帶和地熱帶北段,是鄂爾多斯周緣活動斷裂係的一部分。銀川盆地向南與(yu) 青藏地塊東(dong) 北緣寧南弧形構造帶近直角相交,向北呈楔形夾於(yu) 鄂爾多斯地塊與(yu) 阿拉善地塊之間,是斷塊之間現今仍在強烈活動的“大陸裂穀帶”。中新生代的地質構造分異,是銀川盆地新生代以來地質發展曆*重要的一次構造熱事件,對盆地地熱活動的影響是深遠的。特殊的大地構造位置,強烈的新構造運動,強盛的深部水熱活動,造就了銀川盆地具備地熱資源形成的區域地質構造背景,使之成為(wei) 我國中低溫地熱資源遠景區。
按照1999年6月國土資源部與(yu)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關(guan) 於(yu) 寧夏國土資源大調查會(hui) 商紀要》精神,國土資源部將銀川盆地地熱資源調查評價(jia) 項目列入國土資源大調查計劃中。1999年9月中國地質調查局以“中地調發[1999]28號”文件《關(guan) 於(yu) 下達1999年度國家地質調查項目任務書(shu) 的通知》下達《銀川盆地地熱資源調查評價(jia) 》,工作時間為(wei) 1999年10月—2000年8月。旨在開展銀川盆地1∶200000地熱資源調查,查明地熱資源分布和地熱資源量,完成重點區銀川市1∶50000地熱地質調查300km2,為(wei) 寧夏地熱資源勘查與(yu) 開發提供依據。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報告綜合研究了大量前人以往石油地質、水文地質等資料,采用遙感調查、地溫調查、大地電場岩性測深、超長電磁波地下遙感探測、二維地震、地熱鑽控及3S技術,取得豐(feng) 富的地熱地質資料,為(wei) 盆地地熱資源調查評價(jia) 奠定了資料基礎。
報告采用綜合方法圈定出銀川盆地熱儲(chu) 麵積2514.86km2,建立了四條熱儲(chu) 模型剖麵,按地層將盆地3000m深度內(nei) 劃分為(wei) 上第三係上新統(N2)、中新統(N1)、下第三係漸新統(E3)和奧陶係中統(O2)四個(ge) 熱儲(chu) 層。從(cong) 地溫場特征、淺層電性地熱顯示、遙感地熱顯示三方麵論述了銀川盆地地熱地球物理特征,通過地熱水化學成分、同位素測試資料的分析,論述了地熱水化學特征,對地熱水進行了化學溫標計算和水質評價(jia) 。報告采用體(ti) 積法、靜儲(chu) 法對銀川盆地及銀川市地熱田3000m深度內(nei) 大於(yu) 40℃熱儲(chu) 層進行了地熱資源計算,采用大降深法對銀川市區地熱田3000m深度內(nei) 熱儲(chu) 層進行了可采資源量計算。報告從(cong) 區域地熱地質、地熱田範圍、熱儲(chu) 層特征、地熱水質評價(jia) 、儲(chu) 量計算等方麵,對銀川市區地熱田進行重點論述,從(cong) 地熱地質條件、淺層地溫場特征、淺層地熱地球化學顯示、地熱資源遠景預測及勘探方向等方麵,對吳忠和沙湖地區進行地熱資源遠景預測和論證。從(cong) 地熱合理開發利用方案、開發利用技術經濟評價(jia) 、環境保護與(yu) 管理等方麵,堆銀川市區地熱田開發與(yu) 管理進行論述。
三、推進科技進步作用意義(yi)
該項目的完成,*寧夏沒有地熱的空白,並在銀川市區施工了Y1、Y2兩(liang) 眼地熱井。目前地熱水已被用於(yu) 保健洗浴,產(chan) 生了良好的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
產(chan) 品谘詢請北京鴻鷗儀(yi) 器(bjhocy),產(chan) 品搜索:地源熱泵測溫,地埋管測溫
關(guan) 鍵詞:地源熱泵地埋管溫度測量係統實現實時溫度在線監測/地源熱泵換熱井實時溫度電腦監測係統/GPRS式豎直地埋管地源熱泵溫度監控係統/地源熱泵溫度場測控係統/地埋管測溫/地源熱泵溫度監控/地源熱泵測溫
遠程全自動地溫監測係統/鐵路凍土地溫監測係統/地溫監測係統/城市地溫監測自動化係統/礦井深部地溫/地源熱泵監測研究/地源熱泵溫度測量係統/淺層地熱測溫/深水測溫儀(yi) /深井測溫儀(yi) /深水測溫儀(yi) /深井測溫儀(yi)
推薦產(chan) 品如下:
地源熱泵溫度監控係統/地源熱泵測溫/淺層地溫能動態監測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