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莫旗:呼應改革謀變升級 國有老糧庫舊貌換新顏
文章摘要:7月17日,走進內(nei) 蒙古莫旗巴彥糧庫,映入眼簾的是緊張有序的施工車隊,機器的轟鳴聲在耳邊轟轟作響進入6月以來,在巴彥糧庫院內(nei) ,這樣緊張有序的施工沒有間斷過。 巴彥糧庫負責人劉玉香介紹說:巴彥糧庫自2008年重新選址以來,發展至今,現有規模占地..
7月17日,走進內(nei) 蒙古莫旗巴彥糧庫,映入眼簾的是緊張有序的施工車隊,機器的轟鳴聲在耳邊轟轟作響……進入6月以來,在巴彥糧庫院內(nei) ,這樣緊張有序的施工沒有間斷過。
巴彥糧庫負責人劉玉香介紹說:“巴彥糧庫自2008年重新選址以來,發展至今,現有規模占地7.6萬(wan) 平方米、鋼結構房式倉(cang) 1.48萬(wan) 平方米。近年來,巴彥糧庫一直承擔著國家儲(chu) 備糧6萬(wan) 噸的承儲(chu) 任務。今年又投資2306萬(wan) 元,用於(yu) 擴建倉(cang) 容、硬化地麵、增建烘幹設備、完善消防設施,讓當地百姓不再為(wei) 賣糧擔憂。”類似情況,還有甘河糧庫、哈達陽中心糧庫、哈達陽收儲(chu) 有限責任公司等數家糧食收儲(chu) 企業(ye) 。
莫旗甘河、哈達陽、塔溫敖寶、巴彥4個(ge) 糧庫都是國有老糧食收儲(chu) 企業(ye) 。在經曆幾次糧食改革後,幾年來,他們(men) 仍然艱難地經營和承擔著國家臨(lin) 時存儲(chu) 糧食任務。這些國有糧食收儲(chu) 企業(ye) 的工作人員,大都是原來下崗的糧食職工,從(cong) 會(hui) 計、計量員到檢測員、保管員等,他們(men) 大都有學曆、有技術、有經驗。在甘河糧庫遇到了在這裏工作的鄭國良,今年51歲的他也是多年前糧食下崗職工中的一員。作為(wei) 一名返聘人員,他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一幹就是6年,平時吃、住都是由企業(ye) 負責,年純收入達5萬(wan) 元左右。在莫旗象他這樣重新返聘的糧食下崗工作人員就有近百人,這些國有糧食收儲(chu) 企業(ye) 重組後,著實解決(jue) 了一部分下崗職工再就業(ye) 問題。
國有糧食收儲(chu) 企業(ye) 規模也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哈達陽中心糧庫前身是哈達陽糧庫、哈力圖糧庫、額爾和糧庫3個(ge) 糧庫合並而成,改製之前基礎設施較薄弱,目前,有效倉(cang) 容較改製之前提高了10倍。存儲(chu) 國家臨(lin) 時儲(chu) 備糧4.5萬(wan) 噸,其中玉米1.4萬(wan) 噸。同時,企業(ye) 緊緊把握國家、自治區、呼倫(lun) 貝爾市和莫旗的糧食種植結構調整政策,將企業(ye) 發展方向由收儲(chu) 單一大豆向多元化收儲(chu) 方向發展。此外,企業(ye) 還引進了日處理能力500噸的玉米烘幹設備,為(wei) 農(nong) 民豐(feng) 產(chan) 增收提供了條件。
哈達陽糧庫負責人郭慶春說:“國家給全國的廣大農(nong) 民吃了一顆定心丸,也給我們(men) 糧食收儲(chu) 企業(ye) 發展指明了方向。”哈達陽糧庫今年早早就開工擴建倉(cang) 容設施建設工程,擬擴建倉(cang) 容5萬(wan) 噸,硬化地麵1萬(wan) 平方米,以提高糧食收儲(chu) 能力。
關(guan) 鍵詞:糧倉(cang) 糧情測控係統/糧情測控係統/糧倉(cang) 糧情溫濕度測控係統/糧情溫濕度測控係統/糧庫倉(cang) 溫倉(cang) 濕/智慧糧庫/智慧糧庫建設方案/智慧糧庫係統/智慧糧庫係統介紹/智慧糧庫解決(jue) 方案/儲(chu) 備糧管理信息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