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蓄熱型(EHT)地源熱泵係統 裝配式高效機房 采暖、供熱設備及通風係統 HO-RCS混凝土結構雷達 節能減排自動化係統 幹熱岩地溫監測係統 地熱管理遠程係統 地熱資源開采遠程監測係統 地熱資源回灌遠程監測係統 地熱水資源動態監測係統 分布式地溫監測係統 地源熱泵能耗監控測溫係統 TD-016C淺層地溫在線監測係統 HO-YTDCS一體式多參數分析儀 水質分析儀 DC-2500震電勘探技術承接項目合作 A30糧庫全自動三維激光掃描儀 A260棚頂固定懸掛式全自動盤煤儀

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

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路麵無損檢測技術新發展

路麵無損檢測技術新發展

更新時間:2014-07-11      瀏覽次數:2838

路麵無損檢測新技術及發展方向

[摘要] 綜合介紹了國內(nei) 外在路麵使用性能無損檢測上的新技術及相關(guan) 的研究領域。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我國在新型檢測設備的應用和相關(guan) 研究方麵的現狀與(yu) 不足,探討了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guan) 鍵詞  路麵無損檢測,路麵彎沉,抗滑能力,平整度,車轍,表麵破損

1 概述 路麵是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使用性能直接關(guan) 係到道路為(wei) 用戶提供的舒適性、安全性、快捷性等服務的水平,關(guan) 係到道路本身的使用壽命。因此,必須加強對路麵的養(yang) 護管理,確保提供可接受的服務水平。自20世紀60、7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都陸續建立了較為(wei) 完善的道路養(yang) 護管理係統,這些係統的建立有效地保證了養(yang) 護的科學性,但普遍麵臨(lin) 數據采集手段相對落後的問題:大量的設備在使用時費時、費力、對交通影響大,有些還要破壞路麵結構的完整性,而且數據的精度也難以得到保證。為(wei) 此,各國針對道路檢測技術開展了深入研究,並且隨著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控製技術、高精度測微技術的進步,在近的20年裏有突破的進展。我國從(cong) 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通過設備與(yu) 技術引進和自主開發,在路麵檢測方麵也有了巨大的發展。本文在國內(nei) 外考察與(yu) 研究的基礎上,總結了路麵主要無損檢測技術和相關(guan) 研究的新進展,分析了在我國的應用與(yu) 研究情況及發展趨勢。

2 檢測技術與(yu) 相關(guan) 研究2.1 彎沉測試 落錘式彎沉儀(yi) (fwd)是目前應用較為(wei) 廣泛的彎沉檢測設備,代表了彎沉檢測的發展方向。它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液壓係統提升和釋放荷載塊對路麵施加衝(chong) 擊荷載,荷載大小由落錘質量和起落高度控製,荷載時程和動態彎沉盆均由相應的傳(chuan) 感器測定。20世紀60年代,法國首先提出衝(chong) 擊式動力彎沉儀(yi) 的初步設想,70年代後期丹麥和瑞典首先研製成fwd。80年代以後,美國、英國和日本等相繼引進和仿製了這種彎沉儀(yi) 。研究表明,fwd的衝(chong) 擊荷載與(yu) 時速60~80公裏的車輛對路麵的荷載相似,可以較好地模擬行車荷載作用,並且測速快,精度高,因此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fwd在上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至今已有5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引進了fwd。美國聯邦公路局經過對比分析,確認fwd是較理想的路麵承載能力評定設備,並選為(wei) 實施shrp計劃中路麵承載能力評定部分的重要設備;殼牌石油公司也已正式將fwd的應用納入殼牌路麵設計手冊(ce) [1]。美國早在1994年就有80%的州擁有至少一台fwd,我國到2001年底有約40台fwd在各地使用,並且用戶數還在不斷地增加。 繼fwd之後,新一代彎沉儀(yi) rwd(rolling wheel deflectometer 滾輪式彎沉儀(yi) )正處於(yu) 研究階段。它是采用高頻激光掃描,連續地記錄行駛中的測試車在路表產(chan) 生的彎沉,測試速度約55英裏/小時。目前主要有dynatest(丹麥)與(yu) quest integrated(美國)合作、美國密西西比州的ara (applied research associates)公司和瑞典的rdt等機構從(cong) 事rwd的研製工作,*代產(chan) 品已經問世,精度適合於(yu) 路網普查。rwd的大優(you) 點是:所記錄的是真實受力狀態、而不是模擬荷載狀態下的彎沉,並且測速遠大於(yu) fwd,因此對交通的影響較小,是較為(wei) 理想的彎沉檢測設備,因此是此類設備的重要發展方向。 得克薩斯大學開發的rdd(rolling dynamic wheel deflectometer 滾動動力彎沉儀(yi) )的加載原理與(yu) rwd相似,但彎沉的測量采用的是滾動式彎沉傳(chuan) 感器。它的測試速度約2.5km/h,可以同時提供路表破損攝像。rdd的主要優(you) 點是連續測量,信息量大,但由於(yu) 測試速度慢等原因,用戶很少。 在美國,擁有fwd的用戶絕大部分都配套使用分析軟件,常用的為(wei) darwin、aashto、modulus、evercalc、illiback、everpave等,主要分析功能是性能評價(jia) 和罩麵設計。這與(yu) 我國的情況有較大區別,據了解,我國絕大部分fwd用戶單位沒有配套的分析軟件,fwd也僅(jin) 作為(wei) 一種高精度的彎沉測量儀(yi) 器在使用,僅(jin) 有少數研究性單位在進行深入探討。 國內(nei) 外圍繞著fwd所開展的研究主要包括: 更可靠的模量反演技術。通過對fwd所測彎沉盆數據的分析,反演路麵結構層的彈性模量。目前的重點和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包括路麵結構力學特性的模擬、反分析的適定性(存在性、*性、穩定性)、反演結果的驗證與(yu) 應用等。 與(yu) 加速路麵試驗(apt)相結合的試驗研究。在試驗路上進行加速破壞試驗,路麵結構內(nei) 設置各種傳(chuan) 感器,測試應力、應變、溫度、含水量等信息。在試驗過程中,采用fwd進行彎沉檢測、模量反演、性能評價(jia) 及剩餘(yu) 壽命預測等試驗和分析,並與(yu) 荷載重複作用次數、應力、應變、表麵破損等信息建立,從(cong) 而修正fwd的性能評價(jia) 和剩餘(yu) 壽命預測方法。

2.2 斷麵測試(平整度與(yu) 車轍)路麵斷麵測試主要用於(yu) 計算兩(liang) 個(ge) 指標,平整度(縱斷麵)和車轍(橫斷麵)。其中平整度是評定路麵質量的重要指標,是道路使用者判斷道路好壞的直接依據。在20世紀70、80年代,平整度測量設備主要是水平儀(yi) 、三米直尺等,測試精度低、速度慢,一般隻能抽樣調查;到90年代初,檢測手段有一定的提高,如連續式平整度儀(yi) ,但仍存在可重複性差、測試速度慢的缺點。而車轍的產(chan) 生將對行車安全帶來重大影響,尤其是在雨後的高速公路上,常用的檢測設備是路麵橫斷麵儀(yi) 和橫斷麵尺。90年代中、後期,連續式激光斷麵儀(yi) 在我國逐漸得到應用,是目前先進的平整度和車轍檢測設備,正常測試速度為(wei) 80km/h,並且同時還可以測量橫坡、縱坡、轉彎曲率等指標[2],目前在國內(nei) 約有近20台。 激光斷麵儀(yi) 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橫向分布的若幹個(ge) (國內(nei) 通常為(wei) 5~9個(ge) )激光傳(chuan) 感器測試距離路麵的高度,得到一個(ge) 橫斷麵,從(cong) 而可以計算車轍;通過對應於(yu) 輪跡位置的激光傳(chuan) 感器測得距離路麵的高度,隨著車輛的行駛可以得到路麵縱向斷麵,即可計算縱向平整度,其中車輛振動帶來的影響通過加速度傳(chuan) 感器(對應左右輪跡各一個(ge) )記錄數據的兩(liang) 次積分來扣除;慣性運動傳(chuan) 感器(1個(ge) )可以反映水平縱向、水平橫向和豎向的角度。 圍繞激光斷麵儀(yi) 所展開的研究主要是: 

平整度測試的可重複性、可再現性研究。對同一個(ge) 測試路段,采用同一個(ge) 設備進行多次測量,各次數據間的吻合性稱為(wei) 可重複性;對同一個(ge) 測試路段,采用原理相同或類似的不同設備進行測量,數據間的吻合性稱為(wei) 可再現性。歐洲和美國均進行過較大規模的可重複性和可再現性研究,在其所使用的主流設備類型和品牌之間建立了相關(guan) 關(guan) 係。目前在我國使用的激光斷麵儀(yi) 有多種品牌,有的一種品牌還有*代產(chan) 品和第二代產(chan) 品,這些設備已經開始大量使用,但由於(yu) 尚沒有進行係統的可再現性研究,不同設備之間數據的可比性就不得而知。 
激光傳(chuan) 感器個(ge) 數和車轍測試精度的關(guan) 係。由於(yu) 激光斷麵儀(yi) 是一種離散的車轍檢測設備,通常用若幹個(ge) 點的連線來代表橫斷麵,同時,其測試寬度小於(yu) 一個(ge) 車道的寬度。因此,它所反映的道路橫斷麵是近似的,由此所計算的車轍也必然是近似的。美國的ltpp項目認為(wei) 沿橫向分布3個(ge) 傳(chuan) 感器的斷麵儀(yi) 不能用於(yu) 車轍測量,配置5個(ge) 傳(chuan) 感器後測試結果仍與(yu) 橫向連續測試的結果有較大差異,但相關(guan) 性較好,相關(guan) 係數為(wei) 80%,建議在修正後用於(yu) 路網普查;美國得州運輸部的研究表明,5個(ge) 傳(chuan) 感器的測試結果約為(wei) 連續測量結果的80%,並推薦橫向每100mm配置一個(ge) 傳(chuan) 感器,這樣精度可以達到95%[3]。 由於(yu) 激光傳(chuan) 感器價(jia) 格昂貴,橫向每100mm配置一個(ge) 是不經濟的。目前在加拿大出現了兩(liang) 種不同的車轍檢測設備,可以較好地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一種是在輪跡處仍采用激光傳(chuan) 感器測試平整度,而其它位置采用密布超聲波傳(chuan) 感器代替激光傳(chuan) 感器,由於(yu) 超聲波傳(chuan) 感器的價(jia) 格隻有激光傳(chuan) 感器的幾十分之一,雖然單個(ge) 傳(chuan) 感器的測試精度有所降低,但用於(yu) 繪製橫斷麵和計算車轍是足夠和經濟的;另一種是用兩(liang) 個(ge) 激光束接發器發射激光束,橫向連續覆蓋整個(ge) 車道,因此精度是相當高的。兩(liang) 種設備在配置完整的情況下均可以同時高速采集平整度數據。 2.3 抗滑能力測試目前車載或車牽引的高速自動化路麵抗滑能力測試設備主要有三種:橫向力係數測試儀(yi) 、刹車式摩擦係數測試儀(yi) 、不*刹車式摩擦係數測試儀(yi) 。橫向力係數測試儀(yi) 是在我國應用為(wei) 廣泛的自動摩擦係數儀(yi) ,20世紀90年代中期實現了國產(chan) 化[4]。該設備的基本原理是設定試驗輪與(yu) 行車方向成一定角度,以便產(chan) 生一個(ge) 同試驗輪平麵垂直的橫向力,該橫向力與(yu) 試驗輪對路麵荷載的比值即為(wei) 橫向力係數,橫向力係數反映的是車輛在路麵上側(ce) 滑的危險性,正常測試速度約50km/h;刹車式摩擦係數測試儀(yi) 是在行駛的過程中,每間隔的距離自動對測試輪刹車,刹車期間測試輪在路麵上滑動,根據傳(chuan) 感器所記錄的力,即可計算製動力係數。該設備在美國是抗滑能力測試標準設備之一,測試速度高可以達到110km/h;不*刹車式摩擦係數測試儀(yi) 的測試輪和行駛輪之間用不等直徑的同軸齒輪和鏈條連接,使得測試輪的滾動線速度小於(yu) 行駛輪的滾動線速度,在正常測試時呈現連滾帶滑的運動狀態,根據力傳(chuan) 感器記錄的數據即可計算路麵摩擦係數。該設備在路麵上的測試速度為(wei) 50km/h左右,在歐洲應用較多,尤其在機場道麵的抗滑能力測試方麵。 我國目前在路麵抗滑能力測試方麵仍主要采用擺式摩擦係數儀(yi) ,進口的和國產(chan) 的都有;橫向力係數儀(yi) 已逐漸擁有了相當多的用戶;刹車式和不*刹車式摩擦係數測試儀(yi) 目前僅(jin) 有極少數用戶。很明顯地,擺式摩擦係數儀(yi) 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的需要,一方麵該測試方法對交通的影響較大,存在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麵它不能較好地反映路麵的宏觀紋理構造對摩擦係數的影響,而宏觀紋理構造是高速公路路麵抗滑能力的決(jue) 定因素。因此,應當大力推廣自動化的抗滑能力測試儀(yi) 在中國的應用。

2.4 路表破損采集路麵表麵破損率是路麵養(yang) 護決(jue) 策的重要指標,也是群眾(zhong) 評價(jia) 公路管理部門工作效率的直觀依據。我國各級公路管理部門對表麵破損一向都比較重視,但該項指標的數據采集工作是一個(ge) 令人頭疼的問題,目前還主要依靠人工采集,除了主觀性大、效率低外,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尤其在高速公路上。國內(nei) 少數單位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陸續引進了路表破損數字圖像采集係統,它的基本原理是采用車載式數字攝像係統連續高速采集路表的圖像,然後在室內(nei) 通過後處理軟件自動處理與(yu) 人工判讀相結合,識別、分類與(yu) 統計路表破損。 路表破損攝像係統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高速公路人工破損調查的危險性,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必將成為(wei) 廣泛應用的設備。由於(yu) 市場需求的大量存在和進口設備的價(jia) 格居高不下,國內(nei) 有幾家研究單位開始國產(chan) 化的探索,並已有原型機問世。

根據對該設備用戶的調查了解,路表破損攝像係統在使用中的不便之處主要是室內(nei) 後處理的工作量較大。由於(yu) 現階段廠家提供的後處理軟件在圖像的自動識別方麵存在誤判、漏判及難以判定等現象,必須由人工來輔助處理,這種情況下工作人員所麵臨(lin) 的圖像數量是龐大的。針對這一問題,該設備製造商和國內(nei) 的研製單位目前的工作重點是表麵破損的自動識別、歸類,並自動輸出路麵破損率(dr)、路麵狀況指數(pci)等指標,生成路麵破損表格。 路表三維激光可視化係統是一種新型的路表破損數據采集係統,該係統采用激光傳(chuan) 感器(橫向4個(ge) ,縱向兩(liang) 個(ge) )隨著車輛的高速行駛,連續掃描一個(ge) 車道,得到路表的三維可視圖,並實時處理,通過對該圖的分析,可得到裂縫、變形、鬆散及泛油等各種病害;同時,還可以測試平整度和車轍。與(yu) 數字圖像係統相比,激光三維可視化係統的優(you) 勢是可以較好地反映變形類破損,分析不受陰影的影響,采集數據度較高;缺點是數據量大,硬件要求高,價(jia) 格較高,約100萬(wan) 美元。目前該類型的設備在上的用戶非常少,在國內(nei) 還沒有用戶。

2.5 路麵雷達測試路麵雷達是利用電磁波在路麵結構層和路基中的傳(chuan) 播和反射,根據回波的傳(chuan) 播時間、波幅與(yu) 波形,確定目標體(ti) 的空間位置或結構。用於(yu) 路麵測試早出現於(yu) 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後期在設備技術上和應用水平上有很大的進步。路麵雷達的測試速度與(yu) 采樣頻率直接相關(guan) ,通常約60km/h左右。目前國內(nei) 約有20台路麵雷達,並且每年都在增加,這些設備的品牌不同,主要產(chan) 於(yu) 美國和歐洲,但測試原理基本相同。可以說,路麵雷達為(wei) 路麵厚度測試、相對高含水區域檢測、結構層完整性判定等提供了難以替代的手段。 目前的路麵雷達在瀝青砼麵層厚度檢測上的精度約為(wei) 3%,在水泥砼麵層厚度檢測上的精度約為(wei) 5%;在結構層完整性,如水泥砼板的脫空判定、橋麵鋪裝的剝離等方麵的研究仍有待於(yu) 進一步深化,由於(yu) 實際情況往往難以客觀判定,往往采用不同的檢測方法來相互印證,例如用落錘式彎沉儀(yi) 與(yu) 路麵雷達同時作脫空判定,用紅外熱成像儀(yi) 和路麵雷達同時作橋麵鋪裝剝離判定,但這方麵的國內(nei) 外研究成果較少,僅(jin) 有的少數成果也多沒有得出相關(guan) 性良好的結論。 路麵雷達的應用,除了雷達天線本身的精度外,後處理軟件也非常關(guan) 鍵,可以說,設備提供了檢測的手段,而軟件決(jue) 定了應用的廣度和深度,應當引起國內(nei) 用戶足夠的重視。各雷達廠家都有配套的後處理軟件,另外也有一些專(zhuan) 業(ye) 性研究所開發的更為(wei) 專(zhuan) 業(ye) 的後處理軟件,尤其以美國和芬蘭(lan) 的研究較深入。另外,根據雷達測試數據分析路麵結構的壓實度和含水量也是一個(ge) 研究方向,目前國內(nei) 尚沒有見到公開發表的實際應用情況的論文或報告。

3 數據分析與(yu) 評價(jia) 目前我國的公路科研和管理部門在綜合各項檢測指標,分析路麵病害原因,評價(jia) 其使用性能,並提出相應的養(yang) 護措施方麵已經建立了自己的體(ti) 係。但近年來早期建設的道路開始進入了大中修或改建的高峰期,新建高速公路的一些路段也出現了早期損壞;與(yu) 此同時,新型檢測設備不斷湧現,提供了更豐(feng) 富、更的信息。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動化的無損檢測技術和分析方法,評價(jia) 路麵使用性能,深入分析病害產(chan) 生的原因,以提出經濟上優(you) 化、技術上合理可行的維修方案,對於(yu) 創造更好的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是至關(guan) 重要的。美國、加拿大、芬蘭(lan) 、荷蘭(lan) 等國在這方麵的研究較為(wei) 成熟,已開發了一批專(zhuan) 家係統軟件,並結合路麵使用性能退化機理、力學分析、壽命周期費用分析等理論,建立了集病害原因分析的力學~經驗方法、基於(yu) 經濟分析的路麵養(yang) 護及補強設計優(you) 化方法為(wei) 一體(ti) 的係統化的分析理論。而在我國,目前大多數自動化檢測設備的用戶尚停留在簡單使用的層次上,僅(jin) 有個(ge) 別單位在進行相互獨立的研究。產(chan) 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1 大部分用戶單位科研力量較弱;

2 自動化檢測設備價(jia) 格昂貴,很多科研單位限於(yu) 資金問題尚沒有購買(mai) ,或僅(jin) 有一、兩(liang) 種;

3 科研單位的研究成果在係統化、集成化和市場化上不夠,因此難以推廣。隨著我國高等級公路建設的日新月異,以及公路管理機製、科研單位體(ti) 製的改革,對公路養(yang) 護管理水平,科研單位的科技、市場競爭(zheng) 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相信這種情況將很快出現變化。

4 小結道路檢測技術的總體(ti) 趨勢是:由人工檢測向自動化檢測技術發展,由破損類檢測向無損檢測技術發展,由低速度、低精度向高速度、高精度發展。近幾年,自動化路麵無損檢測設備在中國越來越多,這與(yu) 我們(men) 的公路建設事業(ye) 的發展是相對應的。與(yu) 此對應的,圍繞自動化檢測設備所開展的研究也將在深度和綜合性上得到加強。可以認為(wei) ,道路無損檢測技術及路麵使用性能評價(jia) 在中國的發展方向為(wei) :

1)測試設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用戶越來越多,並逐步實現國內(nei) 組裝及國產(chan) 化;

2)圍繞測試技術所展開的研究逐步深化,並通過相關(guan) 軟件的市場化來推廣;

3)集成多種設備檢測結果的路麵使用性能評價(jia) 與(yu) 病害原因分析、養(yang) 護與(yu) 改建措施的專(zhuan) 家係統的應用,或直接集成到路麵管理係統中。


參考文獻

1. 梁新政. 柔性路麵結構層應力非線性反演研究. 大連理工大學博士論文.2000年7月

2. 王鐵兵,王成竹. rspii路麵檢測車係統在路麵平整度檢測中的應用. 東(dong) 北公路. 2001年第三期

3. dar-hao chen. study of rut-depth measurement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80th annual meeting. january 7-11,2001. washington, d.c

4. 劉清泉. 路麵抗滑能力測量. 公路交通科技,1993年。

 
  
掃碼加微信

郵箱:bjhoyq@163.com

傳(chuan) 真:010-67051434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鄉(xiang) 北花園村6號(近韓國慕色攝影)

Copyright © 2025 2024美洲杯视频在线观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

TEL:15601379746

小程序二維碼